氨氮廢水處理污泥干化是資源化利用的第一步?
污泥無論來自工業(yè)還是市政,其處理的一個可行目標就是使所有來自工業(yè)中的污染物作為原料返回到工藝中去。所有的污染物事實上都是中間過程流失的原料,造成流失的媒介大多數(shù)情況下是水,去除水,將使得大量的潛在污染物可以重新得到利用。污泥所含的污染物一般均有很高的熱值,但是由于大量水分的存在,使得這部分熱值無法得到利用。如果焚燒高含水率的污泥,不但得不到熱值,還需要大量補充燃料才能完成燃燒。如果將污泥的含水率降到一定程度,燃燒就是可能的,而且,燃燒所得到的熱量可以滿足部分甚至全部進行干化的需要。
同樣的道理,無論制造建材還是圖例利用,減少含水率是關鍵。因此,可以說污泥干化或半干化事實上是污泥資源化利用的第一步。
干化包括哪些必要的工藝步驟?
污泥干化的目的在于去掉濕泥中的部分水分,以適應不同的處置要求。
干化意味著在單位時間里將一定數(shù)量的熱能傳給物料所含的濕分,這些濕分受熱后汽化,與物料分離,失去濕分的物料與汽化的濕分被分別收集起來,這就是干化的工藝過程。
從設備角度來描述這一過程,包括上料、干化、氣固分離、粉塵捕集、濕分冷凝、固體輸送和儲存等。
如果因物料的性質(zhì)(粘度、含水率等)可能造成干化工藝的不穩(wěn)定性的(如黏著、結塊等),則有必要采用部分干化后產(chǎn)品與濕物料混合的工藝(返料、干泥返混)。此時,在上料之前和固體輸送之后應相應增加輸送、儲存、分離、粉碎、篩分、提升、混合、上料等設備。
干化為什么要區(qū)分間接或直接加熱方式?
直接和間接加熱方式的劃分在于熱源利用的形式區(qū)別,具體來說就是直接作為介質(zhì)還是間接對換熱的介質(zhì)進行加熱。
干化是依靠熱量來完成的,熱量一般都是能源燃燒產(chǎn)生的。燃燒產(chǎn)生的熱量存在于煙道氣中,這部分熱量的利用形式有兩類:
(1) 直接利用:將高溫煙道氣直接引入干燥器,通過氣體與濕物料的接觸、對流進行換熱。這種做法的特點是熱量利用的效率高,但是如果被干化的物料具有污染物性質(zhì),也將帶來排放問題,因高溫煙道氣的進入是持續(xù)的,因此也造成同等流量的、與物料 有過直接接觸的廢氣必須經(jīng)特殊處理后排放。
(2) 間接利用:將高溫煙道氣的熱量通過熱交換器,傳給某種介質(zhì),這些介質(zhì)可能是導熱油、蒸汽或者空氣。介質(zhì)在一個封閉的回路中循環(huán),與被干化的物料沒有接觸。熱量被部分利用后的煙道氣正常排放。間接利用存在一定的熱損失。
對干化工藝來說,直接或間接加熱具有不同的熱效率損失,也具有不同的環(huán)境影響,是進行項目環(huán)評和經(jīng)濟性考察的重要內(nèi)容。
下一篇:氨氮廢水處理中泵的選擇
上一篇:氨氮廢水處理_異常狀況及解決措施
熱門文章
- “幫助別人,充實自己”- 螢火蟲義工王建紅
- 春風吹醒萬物生,江海植樹添新綠
- 株洲江海集團齊享春季美景
- 張光祿蒞臨我司調(diào)研指導 “新三板”掛牌上市工作
- 世界地球日,江海綠色每一天
- 江海環(huán)保轉(zhuǎn)型升級—領銜新使命 發(fā)力新三版